top of page

​禪修與游泳

摘要

 

本文以定性研究為方法,主要透過文獻資料搜集以演繹法和歸納法作出分析“禪修和游泳的同與異”。文獻資料搜集內容,主要包括:水中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和效益;游泳運動對不同群組人士的價值;禪的歷史起源;禪修中相關名辭釋義、種類、分別和價值,以闡清禪那、禪定、坐禪、經行、動禪、正念等相關名詞,以找出禪修和游泳運動對人體在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相同和相異的效益,以分別兩者之間的關係、差異和互補性質。 

 

 

 

                                                      關鍵詞:禪修、正念、冥想、游泳、運動 

  1. 引言 

在人類歷史文化的進程中,從古至今,由生存、狩獵乃至社會發展,人類一直追求著身心健康、養身保健之道,以達致生存最大優勢,從中開創出不同種類的鍛練方法,發展至現代稱之為體育運動,其本質是人類通過身體鍛練、遊戲、競賽等肢體運動提高身體素質水平,達致身心健康的生存目標。任何一種體育運動都屬於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將身體活動定義為需要能量消耗的骨骼肌產生的任何身體活動。在眾多體育運動類別當中,游泳運動是現今最多人士參與的運動之一,其生理、心理價值得到醫學界一致的肯定。游泳運動不單止是一項生存求生和自救的技能,而且具有身心療癒的保健作用。在眾多運動項目中對骨骼肌肉的壓力與受損程度是最少的,並能夠作為運動治療與康復。水中運動環境的獨特性能在水的物理特性(Physical Properties of Water)當中,浮力、靜水壓、黏滯性,和表面張力,都對水中運動態環境中的身體有直接作用,在物理治療學和職業治療學中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利用水的媒介來進行身體運動訓練和應用於醫學輔助與運動治癒之中。  

近年,在休閒式運動當中發展出一種名為正念冥想游泳運動,現時並沒有一致的名稱,在西方普遍被釋作為 Mindful Swimming 或 Swimming Meditation。而在競技運動訓練學的應用上,正念 (Mindfulness)被用作為一種專項運動訓練的輔助手段,與心理技能訓練(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PST)互補並用。 「正念」 Mindfulness一詞源於中國佛教八正道之一的正念;西方普遍翻譯作Meditation 即「冥想」,起源於古代印度瑜伽,據《瑜珈經》 記載是八支行法之一的「禪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般稱為「禪定」。禪定姿勢,有坐、行、立、卧、舞、跪跑等,以坐姿為主,儒家稱為「靜坐」;道家稱為「心齋」;佛教稱為「坐禪」或「禪定」。其中,禪修亦可分為「坐禪」和「行禪」(Walking Meditation) 兩種,現代學術界大多都認同這類帶有“禪”特質的運動屬於「行禪」或稱之為「動禪」。 

  

 

禪修和體育運動的價值在各科學層面研究,都指出對人體在生理、心理、精神三方面有著很大的效益;甚至對社會發展演進,道德、倫理、哲理、教育、運動各領域都同具影響價值。  

2. 游泳 

游泳是現今最多人士參與的運動之一。游泳可分為休閒式游泳、競技專項游泳運動和水中輔助治療三種。科學家、心理學家和醫學專家一致承認游泳對人體有著顯著的效益。眾多文獻和文章亦有所描述和說明水環境可以用於康復、治療、教學、教育、休閒、競賽和娛樂。運動的益處得到各界的肯定。參與運動能夠令身體得到鍛練外,而且能夠紓緩壓力,達致身心康盛,更加是一種良好的人際互動、社交智能訓練的最佳方法。規律性游泳運動可以改善參加者身體四肢與各器官協調、肌肉用力感、身體與水中環境的空間及感官能力,達到感覺統整訓練等身體上的益處,並能夠以游泳運動作為介入及輔助訓練方法以彌補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會適應性教育的不足,而且相對其他運動項目更安全,減緩陸上運動對身體的損傷,適合任何人士參與的活動。 

 

2.1 水中環境活動的特性 

陸上身體活動時,身體施力反推支持面來克服慣量,阻礙身體前進的力量是重力和空氣阻力,然而,游泳是一種水中移行 Aquatic Locomotion 的身體活動,水中位移時,水同時支持介質和阻力來源。例如,游泳時雙手和雙腳靠著水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向前移行,故身體必須克服水所造成的阻力,運用身體四肢動作造成一個提拉力量,驅動身體向前位移。在水中和地面上身體活體時位移主要不同的因素:包括:1)在水中時身體的浮力甚於重力;2)被推物體所產生的阻力比推進力還小;3)為了將浮力做最佳利用及減少來自水的阻力,游泳使用的姿勢是水平面非垂直(Nancy Hamilton, Wendi Wendi Weimar, Kathryn Luttgens 2012)。水有四種不同類型的阻力減少划距,包括:形狀阻力、表面阻力波浪阻力和紊流。影響阻力和划距的因素亦與浮力和昇力有關,為使人體能有效在水中前移,游泳姿勢是保持人體作出呈流線型,以減少水所產生的阻力。 

2.2游泳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效益 

人體在水中時,由於重力被水環境所影響而減少身體承受的壓力,這促使增加血液流量至身體各部位,增加大腦血液流量,加強心臟肌肉影響心臟活動,血液得到更好循環作用,其生物效應能降低血壓、改善淋巴壓縮、靜脈壓迫、中心血容量增加、心臟容積增加、氧氣輸送增加;加強肺容量和擴張胸腔,改善呼吸控制和心肺功能。游泳時,身體在水中的姿勢為水平狀態,四肢關節和脊柱在運動中不會受到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沖擊及過多壓力,這樣不單不易受傷,而且有利於骨骼系統的靈活性和柔韌性,減少關節骨略組織的壓力。定期進行游泳活動的好處還可以提高和培養身體素質方面的發展,學習運動和對象控制技能所需的穩定性 (Horvat, Forbis, & Van Kirk, 1987 cited in Lepore 2007 p.16),提高日常活動和高效的能力。(Lepore, Gayle, Stevens 2007) 指出 “雖然水上活動不會神奇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但游泳可以豐富生活並為士氣和身體形象提供機會(Benedict & Freeman, 1993),情緒改善 (Berger & Owen, 1992) 和抑鬱程度降低 (Stein & Motta,1992)。” 

2.3游泳治療的益處 

(Lasko and Knopf 1984) 將水中進行復康治療活動名為“hydrogymnastics”,並說明在液體體液中,水被用作治療身體損傷或身體殘障人士的治療方法。當人體浸在溫水92-93華氏度,溫水會減輕疼痛並誘發關係,隨著疼痛減輕,許多患者的運動範圍都有明顯的改善,因為水能夠轉移熱能,使身體得以鬆弛。Marg Caspo 在 “Water learning and Swimming for the severely handicapped”(嚴重殘疾人士在水中學習和游泳)中報告指出,越來越多關於嚴重殘疾人士參與水中活動和游泳教學中,有些參與者可能會在學習爬行或走路前已可在水中作出前移和游泳。一般缺乏肌肉發育、與正常兒童發展有所差異和協調障礙的兒童(Motor Coordination Disorder)、癲癇(Epilepsy)、腦性癱瘓、麻痺(Cerebral palsy)、聽力障礙(Hearing impairment)、脊柱裂(Spina bifida)、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的兒童已證明在可籍助水中環境的特性和訓練,發展和強化其所需的肌肉控制活動能力(Richard,1980 cited in Jansma,1993 pp.288)。在水中活動,其緩衝效果(cushioning effects)能夠提高四肢虛弱、肌肉張力不調者得到水環境中的浮力所支撐,提升比陸上運動更強的運動知覺和感知反饋(stronger kinesthetic and propioceptive feedback), 更強烈地感知身體的位置和身體作用,並有助於調節肌肉 (Buis & Schance, 1980 cited in Jansma,1993 pp.288)。 上文所提及的人士在需要感覺剌激時(Sensory stimulation),水可以成為治療的重要部分 (Lepore, Gayle, Stevens 2007)。(Liam and Goyette 1998)描述了游泳的治療效果: “水可以提供大量的感官剌激,比如不同水溫,水流動,水的自由感覺(the feeling of being free),游泳池內和周圍的聲音和感覺,使人體能得到放緩、放鬆和令人振奮。痙攣狀態的人在溫暖的水中變得更加放鬆,使肌肉緊張度降低;而四肢行動不便人士(Limbs persons)在水中能夠感覺到其運動、活動能力更敏銳,比陸上活動時,身體活動更加自如,不費力,肌肉得到放鬆,精神緊張逐漸消失(mental tension fades away)。” 

2.4游泳運動對嬰幼兒和協調障礙及感覺統合失調者的身體發展之重要性 

人類胎兒在出生前在母體的羊水中成長,游泳運動有如嬰兒在母體內活動。早在上一世紀六十年代,歐美、前蘇聯、日本等國家就將3-6個月嬰兒在醫護人員和游泳教練的監護下,在水中學習游泳。後來在許多國家逐漸興起,同時科學家、心理學家、醫學專家對此大量研究,證實嬰兒游泳可以促進嬰兒的生長發育,包括:促進腦神經發育、感官覺的剌激及促進智力發育。嬰兒游泳的護理原理是讓嬰兒在類似羊水中做自主運動,水的靜水壓、浮力、水的沖擊和適宜的水溫,將對嬰兒全身皮膚、骨略、五臟六腑產生輕柔的磨擦及產生類似的愛撫作用,同時促進嬰兒的視覺、聽覺、動覺、平衡覺等綜合信息的傳遞,並引起全身包括神經、內分泌、消化系統等一系列的良性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機體衡溫系統,對促進嬰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大有裨益。嬰兒或4歲以下協調障礙幼兒,由於身體發展尚未成熟/機能上缺憾,在陸上活動能力受到其發展的限制(如: 肌肉力量不足夠),因而局限了其參與身體方面的訓練/運動。水中活動足以彌補及有效幫助身體上的發展,包括: 強化肌力、水中平衡力、重心與穩定度的發展。透過游泳運動可刺激各系統的靈敏度及反應。對孩子的智力,社交及情緒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促進感官刺激來引發正確反應。例如: 前庭 (內耳平衡系統)、關節感覺,及皮膚刺激且具有按摩作用; 在身體活動能力方面,能夠促進運動智能、運動神經傳遞系統、反射動作整合、姿勢控制、肌肉能力、關節幅度。 

2.5水中活動對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在社會適應性方面的效益 


水中運動 (Water Activities) 及其環境下能夠促使參加者與他人交流互動,是社會發展相當理想的教育情境。水中活動能提供各種特殊需求學生參與身體活動的機會,水中遊戲為水中活動的一部分兒童在遊戲中,會把專注力放在娛樂中,減少對水的恐懼,進而建立身體與水的熟悉性,而游泳活動能夠直接及間接擴充學習的經驗。籍由水中活動的方式可找出學生的情緒行為問題,幫助學生發現本身的問題,並透過游泳訓練及一些遊戲方式,表現出內心的情緒,尋獲適當的行動與對策方式及發掘適當的改善技術為目的。以水中團體的互動,學習維持朋友關係,並教導如何找到對策去因應特定的狀況及本身調整自我行動的方法,以瞭解表現自我、情緒調整、憤怒感、解決問題的技能練習,以學習良好的行為並將其學習過程應用在實際生活上,讓學生在社會性情境中培養自信為目的。 

 

2.6良好身體素質對專注力及自我價值成長的重要性 

在身體處於成長階段中,幼兒、協調障礙及感覺統合失調者,最重要發展的身體素質包括:肌用收縮力量,關節穩定度,身體協調性,身體平衡性等。 

然而,軀幹穩定性是最首要得到發展的,如果身體得不到平衡及穩定,哪麼會造成身體活動能力減少及不靈活移動身體及身體各肌肉群部位,同時,軀幹核心組群肌肉力量不足、穩定性不足及欠缺柔韌性,往往會影響到幼兒的活動能力,心理行為發展及由於沒有足夠的身體素質來支撐身體而導致過多外在環境訊息輸入,以致成長中幼兒不專注,阻礙其正常發展。 

2.7游泳運動重視訓練腰腹核心肌群的重要性 

游泳時,雙臂和腿部力量都來自於身體核心部分,主要籍助腰腹力量為身體的支撐力點。在游泳時,腰腹部是運動員身體穩定的一個最要部分。由於游泳時是在一個流體的環境進行活動,因此運動員就不會有像陸地運動一樣,身體能找到一個穩定的支撐點。所以身體產生力量的唯一部位就是腰腹部。無論是初學游泳者還是專項運動員,發展和保持自身的腰腹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強大的腰腹力量能使游泳者在水中的身體保持好扁平姿勢、減少阻力,使技術的發揮更為有效。在水中,腰腹核心肌群的柔韌性及協調全身肌肉在水中活動是非常重要的,要身體各肌群達到協調一致及肌肉作功收縮力量能夠傳到身體遠端,才能夠游得好。其活動特性能促進嬰兒至青少年期的骨骼發育生長和糾正不良的姿勢。 

 

2.8重視陸上及水中訓練的變換 

陸上訓練得到的效果可為水中專項訓練打好基礎,水中訓練是將陸上訓練獲得的素質轉化為游泳需要的專項力量素質的關鍵。同時,水中的各種訓練更能符合游泳自身的肌肉用力特點。陸上及水中訓練能夠互相補助其不足及能有效轉化彼此間身體素質的訓練成果,有系統的訓練方案能夠運用水陸訓練的一致性及相同發展身體素質的目標下能作出兩者訓練方法的調整作用。 

 

3. 禪的源起 

禪的思想和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的吠陀和奧義書。吠陀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根本經典,約形成於公元前十世紀到公元前五、六世紀,其內容主要是對神的讚歌頌和祭祠咒語等。奧義書以思辨的方式來說明並發揮吠陀經典的思想,其中心思想是很明確,這就是「梵我同一」和「輪迴解脫」為了斷滅輪迴、親證梵我的同一以實現解脫,就必須採用瑜伽修行方法。1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古典中,《奧義書》(Upanishads)和《婆羅門書》(Brahmanas)都記載著修習瑜伽的禪定方法,以主張調息、調身、調心和口誦唵(om)字入禪定,依六重的瑜伽而見梵神(Brahman),利用氣息的調理、五官為心力集中的焦點、冥想、止、觀、無我(restraint of the breath, restraint of the senses, meditation, fixed attention, investigation, absorption, these are called the Sixfold Yoga)。2 由於各民族間的傳統、風俗、思想、語言、文化等特質各有差異,而出現了不同的學派和眾多經律書籍。在印度六派哲學競起,當中包括吠陀、奧義書、數論(Samkhya)、瑜伽(Yoga)、正理(Nyaya)、勝論(Vaiseskia)、彌曼沙(Miransa)、吠檀多(Vedanta)。其中,古代印度哲學中的瑜伽派的根本經典《瑜伽經》系統提出了瑜伽的「八支行法」,即「禁制、勸制、坐法、調息、制感、執持、禪那、三味」等修習瑜伽的八個階段,其中包括了禪和定的修習。 

3.1中國禪學的發展 

佛教中“禪”的思想、理論乃是從印度傳統婆羅門教與釋伽牟利所革新的思想和哲理所融合。佛教傳入中國時,中國百家並起,包括孔孟的儒家、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其餘則有墨家、名家、陰陽家、法家等,在經歷數世紀的磨合和融合後,才形成今天的中國佛教。3其本質在於教化世人向善和學習佛學中的智慧、哲理、和教理,以如實知見的本心以自身體悟。佛教之理論基礎就是其經與論,其實踐之依據就是戒律與禪定。三十七道品為各宗修持的重心和方法,是貫穿三藏十二部經論,是學佛的基礎,也是菩提心法。三十七道品之內容包括: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 其中,《安般守意經》內容重點在於說明修“禪”對人們意識活動的調控上,通過數出入息來守住心意,不使散亂,是整個禪定的準備階段,其作用在於掃除了貪欲、瞋恚、痴愚和心神散亂等各種思想障礙,並指出要進一步修習四念處、四正勤。經中提出,在修習時必須同時具有「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等六事,方為「守意」。

 

3.1.1禪的釋義 

禪定,為梵語禪那(dhyana)與三摩地(samadhi)音、意譯之合壁,或說禪那的音合譯。 鳩摩羅什將禪那譯作「思維修」,即運用思維活動的修持;玄奘意譯「靜慮」,即寧靜安詳地深思;意謂具寂靜 (定)與審慮兩大特點的心理狀態,一般說唯指色界四禪。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二云:「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三摩地意譯「正受」、「正心處」、「等持」,釋義「心一境性」或「心住一處」,指心念專注於一善緣而不散亂的心境7,而達凝住寂靜狀態之修行,如品類足論卷二所云: 「云何定?謂定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堅住、不亂不散、攝止、心一境性,是名為定。」「定」是有專注而不散亂的意志、精神,傾注於「所觀境」—所觀照的對象,問題;其次是傾注「所觀境」之後,依世間之知識,是以思慮、分析、判斷,得出解決癥結,確切道理之所在。8 佛教經典指出的「禪那」即是“禪”,屬於菩薩行六度中的一度,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它在「心一境性」的統一條件下,根據身心的感受(苦、樂、懮、喜、舍)程度和思維的深淺粗細(自有“尋”有“伺”到無“尋”無“伺”四個層次),以戒、定、慧作為基本的三學從而達到「涅槃」後得生色界諸天的最高境界。佛教將禪定作為一種調制、錄練自心的精微技術,稱「增上心學」(巴adhicitta-sikkha)。《佛遣教經》佛言:「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心處,無事不辦。」說明「心注一處」的的定心,是專心致志的能力,心念專注和不散亂的心境能成大業,使任何事業旨能成功。太虛大師指出中國佛學乃和合一切佛法功用,其特色在於「禪」。霍大同哲學系教授於2003 指出:「禪定實際上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定(或者“止”)修,即通過反復的訓練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一點,並最終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心的明鏡般狀態的保持上,第二是慧修(或者“觀”)以自己的慧(心)眼觀察內部的意識的流動,直至這種流動停止,一種明鏡般的狀態在內心中呈現出來,從而理解到這一明鏡般狀態作為“真如本性”所具有的形而上學的意義。」

3.2 養生之道 — 動與靜的結合 

中國的禪修和印度的瑜伽冥想其精髓主要著重於調息、調身和調心三方面的鍛練,其目的為達到身、心、精神的健康及保健作用,現代教育稱為心理衛生。佛教初傳入中國,與當時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結合,發展出東方中國特色的養身保健之道11,其中,禪修亦可分為「坐禪」和「行禪」(Walking Meditation) 兩種,禪修姿勢,有坐、行、立、卧、舞、跪、跑等,以坐姿為主,儒家稱為「靜坐」;道家稱為「心齋」;佛教稱為「坐禪」或「禪定」。早期佛教中的禪修,總是安排坐禪與行禪交替進行,此傳統認為:坐禪後「經行」,有助於平衡定根與精進根,並能克服睡意;「經行」能迅速建立正念與定力;有助血氣運暢。南傳佛教對初期佛典中「經行」相當的巴利文 cankama, 英譯為 walking meditation ,即「走路的禪修」。常中譯作「行禪」或「走禪」。禪修12中的「坐禪」 (sitting meditation) 和 「經行」或稱之謂「行禪」 (walking meditation)與「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ies)即運動, 從古至今密不可分,即所謂的「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皆是一種身、心、智、精、神的鍛練,其最顯著功效是提升身心健康13。“禪”的應用能提高個體集中力、專注力和意志力,並與早期的武術和健身術融合,開拓出不同派別、類型的健身運動項目,如:意念健身術、少林武術、太極、氣功、劍道、箭術等。 現代學術界大多都認同這類帶有“禪”特質的運動屬於「行禪」或稱之為「動禪」。 

“禪”的精髓內涵亦隨時代的進程而滲入到運動體系中。它的價值取向是通過自身的修行和對自我的認識,透過內在意識「尋」、「伺」的止觀方法或修禪方式作為調身、調息、調心的鍛練來達到身、心、精神的統一,亦相當於佛家的戒、定、慧。其文化思想在哲學、倫理學、醫學、運動學的體系中都有著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和價值。(楊雪梅、李德杏,2009)指出:「古人強調無論採用何種呼吸方法或引導動作,最終都是為達到“神氣相注”或“心息相依”的一種手段,道家體真悟道、儒家涵養道德、釋家參証定境必修法門,表明了身心不二的定律。」

3.3 禪修對人體的效益 

西方於六十年代左右開始對禪修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發現禪修狀態與腦區,如下視丘、杏仁核、前腦島、海馬體等有密切關係。禪修使肌肉得到深層的放鬆,呼吸頻率降低、心率減緩、心臟輸出量上升、腦部血流量上升,大腦中央和前額區域的alpha波和theta波強度增加;禪修入靜狀態可喚醒深層次的腦皮層,釋放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化學物質;通過影響額葉區域的作用而影響情緒掌控與記憶;轉移和減緩疼痛覺感受(石文山,2012)15。(王云霞、蔣春雷,2016)指出:“正念冥想訓練能夠降低應激的關鍵激素皮質醇的水平,改善情緒,全面提高幸福感,伴隨著這些變化,大腦電流活動也在變化。”“長期(幾年)的冥想訓練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如可以使負責注意力有關的杏仁核變小,活動降低。”16 禪修中的「坐禪」要求在呼吸(出息和入息)慢而均勻,深長而有節奏,有利於肺活量的增加,通過呼吸節律的調節改變而影響人體在植物性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使心率、血壓隨之降低。17 在生理方面,人體進入靜時 (禪修入靜時) 或運動後的恢復過程中,人體內在環境(內在恆定系統)的協調會回正或者正在回到最佳的平衡狀態,神經系統使肌肉鬆弛,並促進神經系統出現原始的固有頻率,損傷神經組織得到修復。而兩者不同的是「坐禪」是一種靜態的姿勢,其功效使身體能量系統處於節能效應;「動禪」和體育運動是一種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是一種消耗能量而產生肌肉收縮的活動姿勢。而禪修中的呼吸不是叫作呼吸,而是稱為出息和入息,與運動中的呼吸不同的,因運動中的呼吸會隨著時間和運動負荷的增加,在耗氧情況下會使心跳和呼吸節奏提高以作能量轉換,但坐禪是一種節能狀態,於出息和入息中由粗至細,正正與運動能量代謝的作用剛相反。禪修中不論是靜態的「坐禪」或是動態的「動禪」和體育運動,其最主要的核心在於調息,從而起著調身和調心的連帶作用,隨著重複的鍛練使身體、呼吸和思想意識配合一致。(呂雲峰2011)說明:“呼吸的把握和鍛練可以引發身體的自的防禦和修復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証明,通過腹式呼吸或其他方式的深呼吸,通過增大肺活量,增強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同時使更多的前列腺素進入血管,從而使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可以調節神經系統,舒緩焦慮的心情。”18 (張惠2009)指出:“在進行冥想訓練時,能使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下的骨骼肌,調整為中等程度的放鬆狀態,有利於肌肉組織的休息和機能的恢復。肌肉的鬆弛可使肌肉內的血液循環更加暢通,加速物質交換過程和代謝物的排除,更好地為肌肉組織提供營養。經過一個時期的冥想訓練後,可以改變毛細血管的橫截面與緊張度,肌肉放鬆時血管也舒張,從而也改善循環系統的機能。”19 禪修者和人體進行體育運動後的身體狀況都有著相當一致的生理效益。  

陳文和(2015)指出有大量研究顯示,禪修的功效有如下: 

— 能起緩解焦慮、緊張、抑鬱等消極情緒與增強積極情緒; 

— 增強個體的主觀幸福感,以降低個體孤獨情緒的感受性; 

— 增進正向心靈狀態; 

— 提高對每一件事物與事實的覺察力。 

4. 正念禪修在體育運動的興起 

佛教思想中的“禪”是不斷吸收和融合不同時代、文化、地區、風俗、社會風氣等的知識學問。其價值並不單止是影響著東方文化,自佛教“禪”的興起及傳承,西方學術界一直對其哲理有著關注、研究和借鑒。近年,在休閒式運動當中發展出一種名為正念冥想游泳運動,現時並沒有一致的名稱,在西方普遍被釋作為 Mindful Swimming 或 Swimming Meditation。而在競技運動訓練學的應用上,正念 (Mindfulness)被用作為一種專項運動訓練的輔助手段,與心理技能訓練(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PST)互補並用。在運動領域中,恢復手段是高度重視的,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和競賽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勞現象。故此,近年在運動界中,透過採用正念中的「冥想」(Meditation) 方法來補助運動員能夠在賽前和訓練過程中得到更深層的身體放鬆,其成效得到各界的肯定。張惠 2009 於《冥想訓練對游游員疲勞恢復效果的研究》中,指出,冥想訓練有助於運動員生理疲勞的消除,能促進每次訓練後的短期恢復及一個階段訓練的長期恢復,使身心狀態達到最佳運動狀態;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能有效地降低心率、血乳酸清除; 

能有效改善運動員心境,降低心境狀態中緊張、疲勞、憤怒和慌亂等消極因素,提高精力和自尊積極因素;冥想訓練使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得到緩解,有鎮靜、鎮痛、增強記憶力的良好作用。然而,也有研究結果表明:“並不是每個人在進行「冥想」時,心率與呼吸頻率有下降,並且心輸出量卻是有所增加,血、尿中的兒茶酚胺沒有下降,反而是升高,因此對「冥想」是處於一種低代謝、低喚醒和向營養性狀態的看法提出了異議。” 

4.1正念禪修名詞釋義 

現時學界對「正念」在體育界的應用並沒有一致的名稱定義,有的會沿用“禪”(Zen) ; “內觀”(Vipassana);“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冥想”(Meditation)等,其起源於古代印度瑜伽,據《瑜珈經》 記載是八支行法之一的「禪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般稱為「禪定」。(陳文和 2015)引述:當前國際上普遍認同的是根據注意的方向,將禪定分為正念和專注(concentration)兩大類(Cahn & Polich,2006),有時也被稱作開放監控 (open monitoring)和注意聚焦(Foused Attention)。20 然而,在國外,一般使用「正念」一詞,其理念和方法借鑑於正念減壓療法 (The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 的創始人Kabat—Zinn,於七十年代引用「向智尊者」的著作,將正念稱為「佛教禪修的精髓」(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而除去佛教宗教色彩而發展出來的並應用於運動領域中。「正念」是從巴利文Sati翻譯過來的,一般是通過各種正式的冥想練習 (即正念禪修) 來完成,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 (On Purpose)、活在當下(In the Present Moment) 及不做判斷 (Non Judgementally)」。正念的精神領域是專注。當我們靜下來覺察身體,我們首先會越過知識的障礙,把知識性的形象、觀念排除,以比較赤裸的直覺梭巡於自身的存在感,一旦赤裸地接觸到存在感,專注就會發生 (傑克·康菲爾德 Jack Kornfield 2014)。21 正念的關鍵點在於培養覺察能力,正念禪修跳出批判性思維的局限性,不糾纏於對某件事的思慮中;不拘泥於頭腦中出現的某一雜念、懸念,不去斟句酌得再“思考”,承認不完美,卻僅將煩腦、負面情緒看作自如浮雲,以放鬆心態對待之;學會每時每刻都活在當下;通過對自身更多的覺察,關閉頭腦中的過度思考;以非評價性的,讓當事人能清晰當時狀態並維持當下真實性,避開判斷和批評的二元性比較和情緒波動 (劉淑慧,徐守森 2013)、22 (余青雲,張海鐘 2010)。23(鐘伯光,姒剛彥,張春青,2013),在《正念訓練在運動競技領域應用述評》報告中,引用釋如石法師的觀點指出:“儘管「正念」具有注意、覺知和憶念等心理成分。但一般的注意、覺知與憶念等心理概念並不等同於佛教所說的「正念」。”同時,引用Grossman 學者指出:“正念是一個很難進行定義的概念,更不用說實際的操作化,而且對正念測量時一般人群對問卷條目的理解可能與經過長時間禪修的人群有所不同。”雖然存在上述的一些不足。但鑒於對正念的研究仍然處於開始階段,很多概念和成分還有待進一步理清,運動領域的正念研究也是如此。24 正念是古印度瑜伽技術、中國禪學和現代心理學的結合。 「正念」 Mindfulness一詞源於中國佛教八正道之一的正念。「正」即端正、修正、正定,「念」即念頭、想法、觀念,簡括而言,「正念」即端正念頭、全神貫注、專注精神等。25 從本質上說,正念是禪定的一部分(陳文和2015)。 

 

5.1禪修和游泳的同與異 

5.1.1 禪修和游泳的結合 

體育和運動的源起乃是古時人類為生存、狩獵而學習和開發出來的技能。為提高生存的機率,人類意識到身體素質鍛鍊的重要性,因此而發展出跑、跳、射、投擲、搏斗、游泳、捕魚等生存技能。在各種以生存為目的的身體活動形式被人類傳承下來,並不斷地分類、試練、演化和總結,慢慢演化出各項體育運動和養生活動。其本質是通過身體鍛練以提高身體素質水平,達致身心健康的生存目標。人類社會能夠發展至今,其重要因素是知識和經驗能夠得以傳承下來,教育的傳承乃是發展文明最重要的橋樑。體育運動之一的游泳運動,以及禪修中的坐禪或動禪,兩者皆是由古時人類開發至今的身體鍛練技術。“禪”的精髓隨著人類歷史的演進和傳承,已融入於生活和運動當中。現代學術界大多都認同帶有“禪”特質的運動屬於「行禪」或稱之為「動禪」。 在2012,醫學博士賽佛倫森(Stig Severinsen)以自由潛水運動員身分在倫敦創下水中憋氣22分鐘的世界紀錄,他也曾以2分11秒內游152.4米的成績,創下最長時間潛泳的紀錄。在《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的節目以他為主題的紀錄片《不用呼吸的男人》中聲稱他是透過瑜伽冥想(Meditation)來控制呼吸,並指出:“通過呼吸,可以在身體和大腦之間建立起一種聯繫,使人們能夠控制壓力,增加能量,改善身心健康,緩解疼痛並改善健康狀況。”跟據文獻資料所搜集而來的資訊,以及賽佛倫森(Stig Severinsen)博士以第一身經驗,以瑜伽冥想知識和方法創下22分鐘憋氣的世界紀錄的資料所示,游泳運動可視為動禪的一種及禪修冥想 (Zen Meditation)能夠應用於游泳運動當中。無論是禪定(Zen)、動禪、行禪(walking meditation)、游泳運動、瑜珈體位術、意念健身術 (The Body-built Art by Awareness)、瑜伽冥想 (Meditation)、正念冥想 (Mindfulness Meditation)、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還是中國靜坐、心齋等,它們最大的生理學特徵是透過身體(調身)、呼吸(調息)、意識思維或內自省(調心)的鍛練方法,達致這三面的共同配合統一,使人體的副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受到抑制,使活動者能夠在身心靈三方面得到舒緩、排解壓力、助除煩惱、使心靈明覺。 

5.2 禪修和游泳相異之處 

5.2.1 游泳和禪修在人體能量系統之差別 

人體在參與游泳運動時,可以沿用“禪修”的方法,如「內觀」(Vipassana)進行水中活動,這可以稱得上是「動禪」的一種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游泳是一種耗能量的身體活動,如在游泳運動整個活動中增加其負荷量,將是一種高耗能的活動。禪修中的「坐禪」(Sitting meditatio)在人體能量代謝系統中比起「動禪」(Walking meditation)是一種相對性低耗能的活動。換句說話即是游泳與坐禪的分別是前者屬於高耗能的身體活動,其目的主要是身體方面的鍛練,而後者是一種低耗能的鍛練,主要目的是在於調心,即心理層面中或精神上的鍛練。運動負荷方面,隨著質和量的提高,人體將承受更多的補償和恢復,然而禪修久坐並沒有此相關問題的發生,只會是因久坐而影響血氣通行,四肢協調力亦沒如常作運動人士更好。 

 

5.2.2 水中游泳和陸上禪修的不同 

人體在水中游動(前移)時,支撐著整個身體前游主要依靠腰腹肌肉群組以協作、穩定、平衡及借由腰腹肌肉群組施力作功。禪修時無論採取任何行、坐、卧、舞的姿勢,身體還是依靠地面作介質面以支撐著軀體。游泳前移時,(身體位置)姿勢是採取水平面,而禪修的姿勢中,除了「卧禪」同屬身體姿勢作水平面外,所有坐、行、舞的禪修姿勢皆是垂直面。 加上,人體在水中活動時,由於身體位置主要以水平面作為身體活動和前移,以及水環境具有浮力,重力比陸上為小,這促使更多血流量通往全身各部位,減小骨略、關節承受自身重力的壓力。然而,禪修中無論採取任何姿勢,身體都必然需要承受自身重力。在眾多運動項目中對骨骼肌肉的壓力與受損程度是最少的,並能夠作為運動治療與康復。水中運動環境的獨特性能在水的物理特性(Physical Properties of Water)當中,浮力、靜水壓、黏滯性,和表面張力,都對水中運動態環境中的身體有直接作用,在物理治療學和職業治療學中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利用水的媒介來進行身體運動訓練和應用於醫學輔助與運動治癒之中。 醫學界和教育界等,同時亦認同、主張、建議任何人士學習或參與游泳運動,當中包括任何年齡的特殊群組。 然而,主要依靠陸上作人體活動的禪修活動中,並不適合於嬰幼兒;或其他特殊群組人士。 

 

5.2.3 游泳運動和禪修在身體熱能揮發程度 

另外,人體浸在水中時,身體熱能的揮發比陸上運動為高。時間一久,身體所需的能量需求亦隨之而增加,而陸上採取任何姿勢的禪修是不會因此情況而耗消著身體熱能而作功。 

 

5.2.4 禪修在認知和意識方面的增強和啟迪 

禪修的目標不只是為使修習者得到身心安寧,“禪”的傳統精髓需要修習者具有熟悉佛法各要義綱領,以「正見」、「正知」、「正念」了明世界,在持之以恆,尊守“戒、定、慧”,有規律地「精進」練習,其功效亦有助習者增強意識,有助個體獲得啟迪。游泳運動主要是透過身體活動,達致身體方面的益處。 

 

 

6. 結論 

常言道:「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人體骨骼系統具有206塊骨骼,超過200個關節,639塊肌肉和60億條肌纖維所組成,如此結構是人類生存優勢之一,是人體在運動中所具備的身體素質而發展出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能力。在《阿含經》中,亦有提及佛陀和僧眾不論是日間及夜間都進行「坐禪」、「經行」、「卧禪」,故行、住、坐、卧皆可作為“禪”的修行。故此,在進行游泳運動時或處於日常生活中,亦可以「動禪」和「坐禪」的形式「內觀」覺察感知各身體部分(身體掃描);專注於身體動作、呼吸和思想意識的統整配合度;以八正道「正念」有意識的覺察;將煩惱枷鎖捨下,以盡其在我、隨遇而安的心態,樂於運動中。 

bottom of page